服装分类发布时间: 2024-07-07 18:25:15 来源:华体育官方app
美团的黄色骑手服深入人心,醒目、亮眼的色彩和标识,让人从人群中一眼就识别出美团骑手。
把广告语印制在骑手服上,相当于把骑手当成了“活广告”,围绕着此举的伦理问题,各方展开激烈辩驳。
有人认为,骑手服上明明可以直接印美团logo,增强识别,却加上广告语,非常不尊重人。
还有人认为,购买制服需要骑手自掏腰包,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上班要自己花钱给公司买广告位。
根据平台相关规定,美团众包骑手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不穿工作服,而专送骑手则有硬性要求。
骑手可通过骑手APP(众包APP/专送APP)购买夏装、春秋装、头盔、定制周边产品。
与前文相对的观点是:在员工制服上打广告一种很常见的传播方式,从广告设计的角度看没什么问题。
的确,制服是品牌形象宣传的有效形式,印制有品牌标识的制服,构成了品牌视觉识别体系的一部分,穿着制服的员工,代表着其所在群体的职业形象,可说都是企业行走的广告牌。
这是UU跑腿的工装,衣服上有“同城急送,找UU跑腿。帮取送丨帮买丨全能帮丨帮排队”字样。
小编还记得去年有一次走在路上,也看到过类似的“活广告”,图中背包后面是一块LED显示屏,屏幕中滚动播放着广告语和二维码,当时就忍不住感叹,现代广告可真的是无孔不入!后来检索了网络信息才知道,这是滴滴代驾的显示器背包,有的地方是强制购买,有的地方则是免费使用,但要缴纳押金,公司会考察代驾司机的“点亮率”是否达标。
从品牌logo,到品牌的各种标语、口号,再到不同形式的联系方式,这员工制服上能发挥的余地还真不少。
尽管目前没有明确规定不能将员工的身体作为广告媒介,然而这样的做法却引发了人们对道德伦理界限的思考。
这又回到了本文所讨论的事件,就目前企业工作服/文化衫的普及程度来看,其实多数人都可接受企业要求员工上班时间内穿着制服,重点是,企业是一味地将工作服/文化衫当做广告载体,印满广告,还是考虑到了员工的个人尊严。
麦当劳的员工帽正中间就是大大的金拱门标志,但还是有不少顾客愿意为之买单,化身行走的麦当劳代言人。
2018年,顺丰和耐克联名推出快递员的工服,一经发放就在内部引发轰动,现在这款在二手交易市场依旧有人买单。
上个月的巴黎世家2025春季系列首发大秀上,一款巴黎世家与支付宝的联名T恤惊呆看客。
你会发现人们评价员工制服优劣的标准,左右不过一个“我乐意”,也就是心理上的物有所值。
倘若不乐意,那么则近似于以下行为:包括但不限于把员工的个人微信号当做企业无偿广告位,未经员工同意直接帮员工开通含有公司宣传性质内容的视频彩铃。司空见惯,但却并不讨喜。
几乎没有哪个品牌不渴望提升曝光度,穿着制服的骑手/配送员穿梭在街头巷尾,接触各种不同的人,同时也在传递着广告信息。
也许品牌的初衷不单单是为了广告效应,但毋庸置疑,一些品牌确实将员工的身体看作了广告资源。
这一行为本身很难判断对错与否,而且大多数时候都不违法,甚至很难去分析这是否是工作职责之内的要求。
但有一点能确定的是,高明的广告不是一味榨干资源,而是细水长流,让人自愿地成为广告的传播者,品牌文化的践行者。
一些违背公序良俗的“活广告”逐渐被摒弃(例如在穿着清凉的模特肌肤上印制二维码,广告包含擦边信息),另一些新鲜、夺人眼球的形式又诞生。
或许在不久的将来,我们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:点头弯腰,脑门上洗发水的广告一览无余;摩肩接踵,踩到前面行人的皮鞋广告;握手瞬间,手掌即舒展出二维码信息;夜间出行,人群中此起彼伏亮起广告……有没有赛博朋克那味儿?